2018-08-08
中國青銅鏡,起源于商代,直至明清,歷朝皆有鑄造,品類繁多,且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標準化、系列化明顯,是中國藝術品中為數不多的沒有斷檔的門類。

商代以素鏡為主,到西周中期鏡面上出現了紋飾,到晚期鏡背的紋飾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動物紋飾,打破了傳統的風格。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是一個成熟和大發展的時期,是中國古代銅鏡由稚樸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也是銅鏡的鑄造中心由北開始向南遷移的重要時期,當時楚國為戰國時期最重要的銅鏡產地。漢唐時期銅鏡更是發展到達頂峰。

漢代是我國銅鏡發展的重要時期。漢鏡出土的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五代后銅鏡制作開始衰落,但其間不乏宋、遼、金等銅鏡精品。清代中后期玻璃鏡被大量使用,銅鏡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銅鏡很早即受收藏群體的關注,近年曾先后成立中國青銅專業委員會及中國銅鏡研究會等專業組織對銅鏡這個藝術品門類進行系統的研究,同時也催生了眾多的銅鏡收藏家及收藏愛好者。

聞德古錢幣藝術品評估鑒定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隆重推出中國銅鏡鑒定評級。
聞德銅鏡評級盒采用開放式設計,以紋路精美的花梨木為外殼,以色彩絢麗的南京云錦為內襯,根據銅鏡實際尺寸手工挖制內槽,嚴絲合縫。 盒子外殼正中的仿古灑金標簽上有該銅鏡的朝代、名稱,以及品相描述。 標簽上的二維碼和數字編碼包含該銅鏡所有詳細數據和圖片,一碼一物,無法調換。

(聞德銅鏡評級實物圖)
聞德評級董事長汪先生從事銅鏡收藏研究近20年,兼任中國銅鏡研究會常務理事,具備深厚銅鏡人脈資源。
聞德評級同時聘請了中國銅鏡研究會會長、大觀博物館館長、中國嘉德拍賣有限公司顧問丁方忠先生; 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國銅鏡研究會會長狄秀斌先生擔任聞德評級銅鏡評級顧問,并聘請多位業內專業人士打造最強大、最專業的銅鏡鑒定評級團隊。

(汪總和丁方忠會長合影)

(聞德評級銅鏡評級收費)
歡迎大家體驗聞德評級專業銅鏡評級服務!